西安鼓楼详细介绍
鼓楼位于西安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,东与钟楼相望,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(公元1380年),迄今已有600余年历史,以一面鼓镌刻下古长安的昨日繁华,被誉为“帝都风韵犹在的见证”。
昔日鼓楼檐下挂有巨匾,南为“文武盛地”,北为“声闻于天”,凸现了古都西安的中心地位。文革期间,匾额被毁,如今业已重新悬挂,再次彰显了古都西安毋庸置疑的历史文化。
西安鼓楼是目前所存在全国最大的鼓楼。它的建筑形式是歇山式重檐三滴水。高台砖基座东西长52.6米,南北宽38米,高7.7米,南北正中辟有高和宽均为 6米的券洞门。楼建筑在基座的中心,面阔7间,进深3间,四周另有走廊。第一层楼身上置腰檐和平座,第二层楼重檐歇山顶,上覆绿琉璃瓦。楼的外檐和平座都装饰有青绿彩绘斗拱,使楼的整个建筑层次分明,浑雄博大。登楼的青砖阶楼设在砖台基两侧,在第一层楼的西侧有木楼梯可登临楼的第二层,凭栏而望,远处的终南山渺渺相存,古城西安尽收眼底,使人顿有“王气千年绕鼓楼,登临极目白云悠”的爽朗感觉。
鼓楼,鼓楼,陕西,西安
在楼的南檐下正中,悬挂有“武盛地”蓝底金字匾额,是陕西巡抚张楷重修此楼峻工后,摹仿乾隆皇帝的“御笔”。北檐正中悬挂有“声闻于天”匾额,笔力挺拔,相传系咸宁李允宽所书。两匾不仅说明了建筑物的意义,而且犹如画龙点睛,使楼生气盎然,更显得宏伟壮丽,但在“文革”十年浩劫中遭毁,现文物管理部门已着手修复。
从50年代开始,人民政府曾多次修缮鼓楼,90年代又贴金描彩,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,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文物资源,促进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,恢复“晨钟暮鼓”,1996年西安市决定重制鼓楼大鼓。重制的大鼓高1.8米,鼓面直径2.83米,系用整张优质牛皮蒙制而成。鼓腹直径3.43米,重1.5吨。上有泡钉1996个,寓意1996年制,加上4个铜环共2000年,象征公元2000年,催人奋进,跨入21世纪。该鼓声音宏亮、浑厚,重槌之下,十里可闻,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鼓。
优雅的鼓楼与雄浑的钟楼隔广场相邻而置,两楼犹如两尊擎天而立的神柱撑起了西安的汉唐风骨,又如两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嵌在八百里秦川沃土之上,散发着凝聚历史烟云的光彩,召显了古城西安的神奇与辉煌。